安平县振超金属丝网制品厂LOGO
   

善心与善行

发布者:振超网业 发布时间:2017/7/11 阅读:670次 【字体:

古人曰:人性本善,人的本性本来是很善良的。但为什么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大奸大恶之人呢?那是因为有些人不注重自己品行的修养,亦或是受到了后天不良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的内心中邪恶占了上风,而善心被囚禁了起来。善行是在善心的驱动下对人或物作出的亲近行为,行善之人必定是一个心善之人,并且内心中积蓄着满满的善意,在遇到触动他灵魂的人或事时,就会自不自觉地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上。刚开始也许要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斗争,慢慢地便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行为。
  
  善心和善行体现着一个人的素养,是需要不断修炼提高的。心存善念易,乐善好施难。我认为在生活中,首先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恩社会哺育我们成长,感恩自然,赐予我们美丽,感恩大地,赋万物生灵……心怀感恩,目光所及的都是美好的事物,这样才能唤起我们心中的悸动,才能衍生馈赠报答之意。所以作为文字爱好者,我们更应该多宣传真善美,多报道正能量,让人们感知到社会的美好。而不应该为了吸人眼球刻意去放大一些假丑恶的东西,让人对社会心生反感。试想:一个对社会充满了反感、仇恨的人,他看到的都是社会的阴暗面,满脑子都在想着如何报复社会,他的头脑已经被邪恶占据,谈何感恩?谈何报答?
  
  善心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它驻扎在人们的思想和灵魂深处,很是不易觉察。善行不一样,它总是通过一些事件或行为表现出来,并被人们赋予特殊的情感,所以常常为世人所关注,所铭记。善行的表现形式也是各不相同的。雷锋背小孩过街,为老奶奶送伞,资助贫困孩子上学,帮百姓修桥筑路……每一件事都谈不上轰轰烈烈,都谈不上丰功伟绩,但他的行为却深深地印在世人的脑海中,为人们所传颂。他一生中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善举,直到生命的终结。当代大善人陈广标就颇具争议。有人说标哥行事高调,有人说标哥善于作秀,甚至还有人置疑标哥钱的来路。但我认为,标哥高调也罢,作秀也罢,他的出发点是好的,都为了劳苦大众。结果也是好的,他让很多急需帮助的人得到了及时的帮助,同时也获得了人们尊重和感激。他行事高调张扬,可能不大符合某些人的处事风格。那些说三道四的人恰恰暴露了自己的心虚,你在置疑别人的时候你做慈善了吗?你也可以高调一下,作作秀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那岂不是更好!置疑他钱的来路的人就更滑稽可笑了,标哥没有去偷,没有去抢,也没有去贪(因为他不是国家公职人员),他把钱发到了最干净最需要的贫困人民的手中,这比什么都重要,这难道有什么不妥?
 善心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的内在本质。善心是真正的善,是大善,是善行的前提,是善行的原驱动力。我们养育孩子,最基本的要求,首先,就是教育孩子要品行端正,不干坏事,不危害社会;其次是教育孩子学会独立生存;再其次,才是希望孩子有出息,能成才。因为,一人有善心,则一人不为恶。全社会人人有善心,则全社会不为恶,就不存在偷盗抢劫,杀人放火,坑蒙拐骗。人不为恶,则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无善心,则处处为恶,人人为恶,和谐不致,一片混乱,杀戮四起。有善心,再有善行,则善行锦上添花;有善心,虽无善行,但不祸及他人与社会;而无善心,则难有善行。无善心而施善,往往是另有所图,即常被人们称之为“伪善”、“假善”。故善心胜于善行。 有善心,无能力施善,一样值得称赞。有善心者,虽因能力等其他原因暂时未有善行,但只要拥有善心,就会给弱者一份同情,给陌生人一个微笑,给亲人、朋友以及他人一份关爱,一份牵挂。因此,有善心的人,虽无能力施善,但却能做到善待他人,认真关注他人,真诚地祝福他人。有善心的人能让人愉悦,对人说话不尖酸刻薄,不嫉妒他人,更不会对他人施与恶行。因此,善心胜于善行。 善心虽无善果,但仍要坚持与人为善,不能放弃施爱施善的信念。“农夫与蛇”的故事告诉人们,人有善心但未必有善报,人施善行未必有善果。类似“农夫与蛇”的故事经常在发生,但均不能动摇真正有善心者与人为善的信念。况且,“农夫与蛇”毕竟是大千世界少之又少的生活片段,大量的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动人故事。怀揣一颗真善之心的人,永远不会放弃心中的信念。因此善心才是根本。 如无善心,虽有助人之力,未必施善。中国不少富豪不肯捐助穷人,大腕大款明星偷税逃税,富翁老板拖欠民工工资,垄断行业只顾本身利益……都是有能力因无善心也就不施善行。没有善心,即使拥有巨额财富,也不愿承担社会责任,不愿帮助弱者。所以,没有善心,善行也就是无源之水。 道德教化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善心。在全社会开展公民道德教育,重要的是在于培养人要有公德意识,以不损害他人和公共利益为基本要求。搞公德教育要求人人施善行并无实际意义,重要的是一种意识的树立,一种是非观念的确立。正如号召全社会学习雷峰,重要的学习其精神,而不是模仿其具体的行为。因此,善心胜于善行。
善心无国界,善行无大小,只要心存善念,乐施善行都值得褒扬。先人早已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训诫。再有行善是纯洁高尚的行为,不容被世俗杂念所浸染。行善方式有多样,能力也有差异,善事无大小,贵在恒久远!

 
 

冀ICP备12010436号-5
手机:13021477773 13483705444
电话:0318-8098104 传真:0318-7716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