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县振超金属丝网制品厂LOGO
   

环保力度的加大对养猪行业的影响日益明显

发布者:振超网业 发布时间:2017/4/19 阅读:1441次 【字体:

2017年生猪产业已基本结束了受节日影响的区位小震荡行情,近段时间数据显示出目前的生猪存栏量仍处于下行阶段,补栏速度低于预期,生猪供给复苏还需要一段时间。在传统养殖业向规模化养殖发展的同时,养殖场与环保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在过去传统个体养猪的时候,猪粪尿还田,是很好的农家肥,基本上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国内养猪业规模化程度逐渐增大,大量的猪粪尿未经彻底处理集中排放,势必环境污染。目前生猪产业受猪周期及环保压力影响,整个行业处于进一步整合、调整状态。一方面猪周期的影响力减弱。另一方面,与其相对应的,则是环保政策持续加码,影响效力显现。在国内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面对养猪与环保矛盾的日趋激化,“限养令”、“禁养令”及强行拆移已屡见不鲜。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养猪场粪尿污水排放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猪只食量大、粪尿多,粪尿污水浓度高。一个存栏6000头的猪场,每天消耗饲料约12吨,约产生猪粪12吨、猪尿19吨、污水约70吨~150吨,排放量很大。一个万头猪场的排污量相当于2.5万人的排污量。此外,猪粪尿污水COD浓度很高,猪粪约为21000mg/l,猪尿约为18000mg/l,污水约为12000mg/l。许多政府主管部门和养猪户对养猪场粪尿污水排放量之大和污染之严重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致只管养猪不管排污,先污染后治理。
 
  2、猪场场址选择错误
 
  2006 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规定:禁止在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建设畜禽养猪场和养殖小区。但由于许多地方早期甚至到目前还没有规划畜牧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以致有不少规模养猪场建在禁养区内。
 
  3、猪场环保投资严重不足,工艺设施不完善
 
  规模养猪场大量的粪尿污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转变成肥料、能源(沼气)等可利用物质,这就需要投资。国外养猪场一般用于环保的投资占总投资额的20%~25%,而我国大部分猪场环保投资不足10%。现在建一个万头猪场总投资为800万元~1000万元,环保投资达到80万元~100万元的都很少。投资不足,工艺设施肯定不完善,粪尿污水不能完全处理及利用,“达标排放”也只是一句空话。
 
  4、规模过大,超出环境承载能力
 
  规模养猪场即使建设在适养区,也有个环境承载能力问题,规模与环境要匹配。猪场粪尿污水处理后必须就近利用,特别是污水,否则运输成本太高。菜地、鱼塘、果园、茶园、牧草地和其他农田都是猪粪尿、沼液、沼渣的好去处,当然适量施用很重要。有些地方由于认识不足,盲目扩大饲养规模,搞几百万头养猪大县。小区城、大规模,猪粪尿污水无法就近处理利用,这是养猪与环保激化的又一重要原因。
随着系列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的出台,限养、禁养区的划定及猪场拆迁政策不断落地,对生猪养殖产业的门槛准入及养殖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愈加严厉的环保监管使环保成本在生猪养殖成本中的占比显著增加,不合规的散户退出加快,新户不敢贸然进入,现有的老养殖户不敢盲目扩养,新建的规模养殖户必须配备污水处理设备,已建的养猪企业也要逐步进行环保改造。
 
  随着环保门槛提高,环保政策持续加码,对于中小规模的养殖场,每头出栏商品肥猪的环保投入成本进一步提高,由此大大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目前,在诸多环保政策落地实施下,2016年全国超过20个省份划定了生猪禁养区,南方水网地区调减生猪1600万头,全国生猪存栏减少8%,调减生猪3600万头。
 
  大企业加速生猪布局
 
  农业部发布的生猪生产“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2020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例要从2014年的42%提升至52%。当前,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仍然较低,2015年出栏规模在500头以上的猪场数量占比仅为1%,国内最大的养猪企业温氏股份的生猪出栏量的市场份额不到3%,因此行业集中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饲料、资金链及环保政策效应造成一部分养殖户被动退出的同时,一些上市农业企业利用已有的强大资本优势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加速跑马圈地,投资建设大型生猪养殖项目,打造安全放心的集种苗、饲料、养殖、肉品销售于一体的系统化工程,谋求生猪产业链一体化运营。可以说,未来将是中国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化发展建设的黄金时期。
 
  大型上市农业企业纷纷布局生猪产业,并利用和结合自身在资金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优势,在选址布局、房屋建筑、设备选型、信息化建设、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疫病防控和饲养管理等方面树立更为科学的发展管理理念,为生猪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动能。部分企业深耕的互联网平台也将为生猪规模化养殖产业带来更为优秀和便捷的产、供、销服务。
 
  转型升级 大势所趋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在2016年全国畜牧业发展高层论坛所作的“当前畜牧业主要形势与任务”报告中指出,未来政策将从支持结构调整、绿色发展、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等五个方面支持养猪业发展。具体包括:一是推进减量提质。标准化规模养殖,减少养殖场户;严格饲料企业监管,进一步减少企业数量,政策支持和监管都向标准化规模化场倾斜;二是推进绿色发展。主要是粪污的资源化利用、草原保护建设、相关法律修改等;三是推进粮改饲。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双赢。
 
  在《养猪业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将“生产稳增,基本自给,规模比重提高,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作为生产目标和生态目标,并对生产区域做出了部署,包括重点发展区(7省市)、潜力增长区(6省)、适度发展区(7省区)、约束发展区(11省市),明确提出将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云南和贵州列为潜力增长区,将陕西、甘肃、新疆等7省列为适度发展区,这些区域的发展环境好、增长潜力大,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纷纷投资建厂,这部分生猪产能将在未来陆续得到释放。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2017年生猪产业将继续在不断整合中调整前行:受环保影响较大的南方省份生猪存栏在经历这两年去产能和产业布局调整后,存栏将趋于稳定,同时,规模化大型农业企业布局及投产建设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将弥补环保及散户退出所产生的市场空缺,而未来规模化生猪产能陆续释放后,猪周期有可能变长、变平缓,市场更趋于理性和良性发展。
 
  虽然对2017年生猪市场的行情无法准确预测,具体表现是否会出现像一些研究机构所预测到的,2017年生猪存栏将出现企稳、震荡、回升的走势。但是我们可以充分想象和预见的是,未来的生猪产业链条上的各生产环节的发展将充分体现绿色发展理念,会更加健康、有序。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会充分增进生猪产业链条产业融合,实现生猪产业规模、集约、健康和可持续化发展。
安平县振超钢铁丝猪床网厂整理发布http://www.aphualai.com

 
 

冀ICP备12010436号-5
手机:13021477773 13483705444
电话:0318-8098104 传真:0318-7716645